资讯

甘肃临夏县:牛骨生“花”

2025-06-07 22:51:08    来源:中新网甘肃   阅读量:13353   

6月初,走进甘肃临丰骨艺科技文化有限公司“骨雕工坊”,来自辽宁的高级雕刻技师张志伟正在伏案雕琢一幅牛骨。在他的刻刀下,“蝈蝈白菜”摆件已初见雏形,白菜的褶皱、蝈蝈的触须皆纤毫毕现。

临夏县是甘肃省牛羊养殖大县,千家万户素有养殖牛羊的传统,牛羊骨资源丰富。骨雕不仅是老手艺,更是文化产业的“潜力股”。

骨雕技艺是指以牛、羊等动物的骨骼为原材料雕刻成工艺品的传统手工艺。这几年,随着牛羊产业在该县的蓬勃发展,骨雕作为牛羊产业链上的一环,也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,骨雕艺术品更是受到大众的喜爱。

临夏县骨雕以牛骨羊骨等为原材料,采用精湛的雕刻技艺,借助现代数控加工工艺,主要研发生产,富有民族特色、代表临夏文化符号的伴手礼、骨瓷礼、家具装饰、乐器配件、文玩把件、生活器皿等骨雕系列产品,进一步补齐延伸临夏牛羊产业发展链条,全力打造骨雕文化产业新名片。

张志伟从事雕刻事业已经有20多年了,看好临夏县骨雕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,他接受了公司的邀请,成为骨雕工作室的首席雕刻师。在他的带领下,骨雕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了质的飞跃。

产业的活力,源于链条的完善。临夏县近四年持续投入扶持资金3.3亿元、金融贷款30.9亿元,扶持壮大牛羊养殖产业,着力打造了3个“万头牛”、4个“万只羊”乡镇,牛羊存栏分别达到13.25万头、39.6万只,带动2万多户居民户均增收5000多元。

与此同时,临夏县着力构建养殖、屠宰、加工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体系,全力打造牛羊全产业链条,临夏骨雕产业由此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。临丰骨艺与周边养殖场合作建立骨材回收体系,“骨雕工坊”可年产各类骨产品2万多件,年创产值1600多万元,解决就业50余人。

如今,骨雕产业正从民间“小作坊”成长为文化“大产业”,代表临夏文化符号的骨雕文创产品走进千家万户,成为赠送亲朋好友得佳品。今年5月,临夏县骨雕艺术品受邀参展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,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非遗专家驻足欣赏。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
中国商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:

1、凡本网来源注明“中国商务网” 域名:WWW.COPB.COM.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国商务网,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国商务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2、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中国商务网)”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,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3、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。

4、联系方式:中国商务网 电子邮件:ha17701574748@163.com